####是: 免费发布信息 下载专区
 
您现在的位置:综合首页- 取名改名 - 取名常识 -
 
论姓名学观象

取名常识  加入时间:2012/8/2 17:32:06     点击:2874
  在《如何为子女起个好名字》一文中,我明确提出了好名字的十个方面,这些方面并没有具体考虑宗族、字辈等因素,在好名字判定十个方面中,##站在##角度,看已经起出名字整体形象,即全名之大象,要望全名之大象,忌歪斜、散乱、重压、穿心、披毛、拖刀、虚浮等。何以如此而言,这是因为中华汉字是象形文字,其不同搭配组合会出现不同象形,为此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汉字之由来,即仓颉造字:仓颉,称苍颉,姓侯刚,号史皇氏,黄帝时史官,曾把流传于先民中文字加以搜集、整理和使用,在汉字创造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,为中华民族繁衍和昌盛作出了不朽功绩。但普遍认为汉字由仓颉一人创造只是传说,不过他可能是汉字整理者,被后人尊为“造字圣人”。今南乐县城西北35华里吴村有仓颉陵、仓颉庙和造书台,史学家认为仓颉生于斯,葬于斯。传说中仓颉生有“双瞳四目”。目有重瞳者,中国史书上记载只有三个人,虞舜、仓颉、项羽。虞舜是禅让圣人,孝顺圣人,而仓颉是文圣人,项羽则是武圣人。相传,仓颉“始作书契,以代结绳”。在此以前,人们结绳记事,后又发展到用刀子在木竹上刻以符号作为记事。随着历史发展,文明渐进,事情繁杂,名物繁多,用结和刻木方法,远不能适应需要,这就有创造文字迫切要求。黄帝时是上古发明创造较多时期,那时不仅发明了养蚕,还发明了舟、车、弓驽、镜子和锅与甑等,在这些发明创造影响下,仓颉也决心创造出一种文字来。相传非常聪明,有一年,仓颉到南方巡狩,登上一座阳虚之山(现在陕西省雒南县),临于玄扈洛邙之水,忽然看见一只大龟,龟背上面有许多青色花纹。仓颉看了觉得稀奇,就取来细细研究。他看来看去,发现龟背上的花纹竟是有意义可通。他想花纹既能表示意义,如果定下一个规则,岂不是人人都可用来传达心意,记载事情嘛。仓颉日思夜想,到处观察,看尽了天上星宿的分布情况、地上山川脉络样子、鸟兽虫鱼痕迹、草木器具形状,描摹绘写,造出种种不同符号,并且定下了每个符号所代表意义。他按自己心意用符号拼凑成几段,拿给人看,经他解说,倒也看得明白。仓颉把这种符号叫作"字"。
    关于仓颉造字,有这样一个很有教育意义传说:相传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。那时,当官可并不显威风,和平常人一样,只是分工不同。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数目、屯里食物多少。仓颉这人挺聪明,做事又尽力尽心,很快熟悉了所管牲口和食物,心里都有了谱,难得出差错。可慢慢的,牲口、食物的储藏在逐渐增加、变化,光凭脑袋记不住了。当时又没有文字,更没有纸和笔。怎么办呢?仓颉犯难了。仓颉整日整夜地想办法,先是在绳子上打结,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,表示各种不同牲口、食物,用绳子打结代表每个数目。但时间一##,就不奏效了。这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便当,而减少数目时,在绳子上解个结就麻烦了。仓颉又想到了在绳子上打圈圈,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贝壳,来代替他所管东西。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,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。这法子挺管用,一连用了好几年。黄帝见仓颉这样能干,叫他管事情愈来愈多,年年祭祀次数,回回狩猎分配,部落人丁增减,也统统叫仓颉管。仓颉又犯愁了,凭着添绳子、挂贝壳已不抵事了。怎么才能不出差错呢?这天,他参加集体狩猎,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,几个老人为往哪条路走争辩起来。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,说有羚羊;一个老人要往北,说前面不远可以追到鹿群;一个老人偏要往西,说有两只老虎,不及时打死,就会错过了机会。仓颉一问,原来他们都是看着地上野兽的脚印才认定。仓颉心中猛然一喜: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,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我所管东西呢?他高兴地拔腿奔回家,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。果然,把事情管理得头头是道。黄帝知道后,大加赞赏,命令仓颉到各个部落去传授这种方法。渐渐地,这些符号的用法,全推广开了。就这么,形成了文字。

仓颉造了字,黄帝十分器重他,人人都称赞他,他的名声越来越大。仓颉头脑就有点发热了,眼睛慢慢向上移,移到头顶心里去了,什么人也看不起,造字也马虎起来。这话传到黄帝耳朵里,黄帝很恼火。他眼里容不得一个臣子变坏。怎么叫仓颉认识到自己错误呢?黄帝召来了身边##年长老人商量。这老人长长的胡子上打了一百二十多个结,表示他已是一百二十多岁了。老人沉吟了一会,独自去找仓颉了。仓颉正在教各个部落人识字,老人默默地坐在##,和别人一样认真地听着。仓颉讲完,别人都散去了,唯独这老人不走,还坐在老地方。仓颉有点好奇,上前问他为什么不走。老人说:“仓颉啊,你造字已经家喻户晓,可我人老眼花,有几个字至今还糊涂着呢,你肯不肯再教教我?”仓颉看这么大年纪老人,都这样尊重他,很高兴,催他快说。老人说:“你造的‘马’字,‘驴’字,‘骡’字,都有四条腿吧?,而牛也有四条腿,你造出来‘牛’字怎么没有四条腿,只剩下一条尾巴呢?”仓颉一听,心里有点慌了:自己原先造“鱼”字时,是写成“牛”样,造“牛”字时,是写成“鱼”样。都怪自己粗心大意,竟然教颠倒了。老人接着又说:“你造‘重’字,是说有千里之远,应该念出远门‘出’字,而你却教人念成重量‘重’字。反过来,两座山合在一起‘出’字,本该为‘重’字,你倒教成了‘出’字。这几个字真叫我难以琢磨,只好来请教你了。”这时仓颉羞得无地自容,深知自己因为骄傲铸成了大错。这些字已经教给各个部落,传遍了天下,改都改不了。他连忙跪下,痛哭流涕地表示忏悔。老人拉着仓颉,诚挚地说:“仓颉啊,你创造了字,使我们老一代的经验能记录下来,传下去,你做了件大好事,世世代代人都会记住你。你可不能骄傲自大啊!”从此以后,仓颉每造一个字,总要将字义反复推敲,还行拿去征求人们意见,一点也不敢粗心。大家都说好,才定下来,然后逐渐传到每个部落去。还有相传说仓颉造字成功,发生了怪事,那##白日竟然下粟如雨,晚上听到鬼哭魂嚎。为什么下粟如雨呢?因为仓颉造成了文字,可用来传达心意、记载事情,自然值得庆贺。但鬼为什么要哭呢?有人说,因为有了文字,民智日开,民德日离,欺伪狡诈、争夺杀戮由此而生,天下从此永无太平日子,连鬼也不得安宁,所以鬼要哭了。
    关于仓颉造字,在术数界有说法,认为仓颉不仅仅是非常聪明,而且是有着特异功能,能够渗透到自然万物之中,因此他造字在音、象、意诸方面蕴含着特殊的吉凶意义。传说终归是传说,无法考证,不过有记载值得思考:《旬子·解蔽》记载:“好书者众矣,而仓颉独传者壹也。”《吕氏春秋》记载:“奚仲作车,仓颉作书”。相传仓颉是黄帝的史官,是古代整理文字的一个代表人。张彦远的《历代名画记·叙画之源流》中解释说:“颉有四目,仰观天象。因俪乌龟之迹,遂定书字之形。造化不能藏其秘,故天雨粟;灵怪不能遁其形,故鬼夜哭。是时也,书画同体而未分,象制肇创而犹略。无以传其意故有书,无以见其形故有画,天地圣人之意也。”《说文解字》记载: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史官,被尊为“造字圣人”。其序曰:“黄帝之史仓颉,见鸟兽蹄爪之迹,知今之可相别异也,构造书契。”由于仓颉造字的贡献实在太大,所以关于仓颉造字的传说和遗迹遍布黄河中下游许多地方。这其中,临汾的洞儿村即今尧庙镇西赵村影响较为广泛。据说,汉唐以来,村中一直建有仓颉祠堂,称作“仓颉圣祠”,每年春天都要进行祭祀活动。该祠有房屋400余间,祠内两厢,一边为崇文会馆,一边为培英义庄,乡会试在此举行。清代,此祠被烧毁后,又建祠三间。乾隆四十九年(1784年),临汾县令、河间李早荣在仓颉祠旁修建碑亭,石碑上书写了“仓颉造字处”五个阴刻正楷大字。现祠已被毁,石碑存于尧庙。当地相传,仓颉是从猎人按虎、狼、牛、羊的脚印捕猎的故事中得到启发,造出了象形文字。据《平阳府志》记载:“上古仓颉为黄帝古史,生而四目有德,见灵龟负图,书丹甲青文,遂穷天地之变,仰视奎星圆曲之变,俯察龟文、鸟羽、山川,指掌而创文字,文字既成,天为雨粟,鬼为夜哭,龙为潜藏。今城南有仓颉故里碑。”由此可见,仓颉字都是依照万物的形状造出来。他独居深沟“观奎星圜曲之式,察鸟兽蹄爪之迹”,整理得到的各种素材,创造出了代表世间万物的各种符号。譬如:日字是照着太阳红圆红圆模样勾的;月字是仿着月牙儿的形状描的;人字是端详着人的侧影画的……他给这些符号起了个名字,就叫做字。象形之文字,其形其象在历代相传和华夏民族理念中,必然有其吉凶意义,当其在名字中反映出来,也将必然有其吉凶引导,因此,姓名学吉凶之##大项,就是察全名之大象,大象不吉,则断不是有积极引导意向好名字。
    姓名学用字,其##是有姓氏,因此,对于姓氏基本概念我们也应该有所了解。《论语·子路》曰:“必也正名乎?意思是说,人名称必须合乎实际,《礼记·檀弓》上云:“幼名冠字”。意思是说,古人出生后就要循姓起名,长大成人还要加序冠字。名字,是关于具体历史人物的姓氏名称及其家族系统的实际纪录,古人通称“姓氏”。的确,中国自从有文字和历史记载出现之日起,就是由记名记事为始。因此,古代人名姓氏真实情况如何,也成为鉴别信史或传说##证据。然而,姓氏真情或实际含义,古今大不相同,必须分别对待,不可以今是而非古。我们##所谓姓氏,实为姓与氏的合称,即姓与氏无别,或称姓,或言氏,或兼言姓氏。作为人名称呼,则循姓冠名,且为世传世袭,因此姓氏也为表明家族系统的称谓。这一情况约始于秦汉之时。但是,秦汉以前,姓氏之义并非如此简单,而且,姓氏之真情,夏商周三代不同于炎帝、黄帝之时,秦汉以后又有别于夏商周三代。关于炎帝、黄帝之世姓氏真情,郑樵《通志·氏族略序》载:“三代以前,姓氏分而为二:妇人称姓,氏所以别贵贱,贵者有氏,贱者无名氏。……姓所以别婚姻。故有同姓、异姓、庶姓之别;氏姓不同者,婚姻可通,姓同氏不同者,婚姻不可通。三代以后,姓氏合而之一。”姓氏者,明其姓当为先决问题。炎黄之时所谓姓,实指生姓而言,表明母系所生。《说文》曰“姓,人所生也。”其义甚明。《白虎通》云:“姓者,生也,人禀天气所以生也。……人所以有姓者何?所以崇恩爱,厚亲亲,别婚姻也。”义亦相同,且与郑樵所说“三代以前,妇人称姓”情况正相合。关于炎帝、黄帝、神农氏之姓,炎帝之母曰女登,炎帝姓从母,故炎帝姜姓。文献关于炎帝之姓,十分明确。黄帝之母曰附宝,姬姓,故黄帝姬姓。也很明确。神农氏之姓,无考,亦无姜姓之说,以姓相辨,炎帝与神农氏并非一人,判然已明。而且,孔颖达正义也说明“炎帝与神农氏各为一人。”何况,真实的历史##不允许有任何节外生枝之说。炎黄之世姓表明母系系统,明确血缘关系,因此姓皆为世传,而且,其后世皆通一姓。氏姓,简称氏,但氏义与姓义##不同,且为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。氏,《说文》曰:“凡氏之属皆从氏。”这有些费解。《白虎通》云:“所以有氏者何?所以贵功德,贱伎力,或氏其官,或氏其氏,闻其氏即可知其德,所以勉人为善也。”言氏为表明身份情况之义。这同郑樵所说“三代以前,……氏所以别贵贱,贵者有氏”的情况正相合。然而,氏姓的情况却十分复杂。以氏为姓,如陈立注《白虎通》所说,大约有九种情况,曰:“盖姓有九,或氏于号,或氏于谥,或氏于爵,或氏于国,或氏于官,或氏于字,或氏于居,或氏于事,或氏于职。”氏表明身份,这只是其一,还有其二。《左传·隐公八年》云:“无骇卒,羽父请谥于族。公问族于仲众,仲众对曰'天子建德,因生以赐姓,胙之土而命之氏。’诸侯以字为氏,因以为族。官有世功,则有官族,邑亦如之。”孔颖达注疏云:“族者,氏之别名也。姓者,所以统系百姓,使不别也。氏者,所以别子孙所出也。”说明氏姓尚有表明父系系统情况之义。《史记》注引郑马交异义也载:“氏者,所以别子孙所出也。”其为表明父系家族之义甚明。综其要义可以说明,氏为封姓,为封邑、封国或封职之义,表明氏姓者本人的职务、职业以及父系家族系统等情况,简言之,氏为表明其身份及父系家族系统的称谓。氏虽称氏姓,却不同于生姓。生姓为别婚姻,表明母系同时也表明血缘关系,故生姓为世传且皆通一姓。氏姓则不然。氏姓虽表明身份以及父系家族,但氏为封姓,并非直接表明父系系统,因此,其为世传,却皆不通氏姓。古代所谓名者,非##所谓人名。名,《说文》曰:“自命也,从口,从夕,夕者,冥也,冥不相见,故以自名。”其义甚显。炎帝名神农氏,自号之名。目的在于明其争雄天下之志。《荀子·正名篇》曰:“名,所以期累实也。”即指此义。高诱注《淮南子·时则训》云:“赤帝、炎帝,少典之子,号为神农。”这里所谓号者,自号之义,既明炎帝父系,又证炎帝自号之名。郦道元《水经注》云:“歧水东经姜氏城,南为姜水。炎帝神农长于姜水,因以姜为姓。”郦道元明炎帝自号之名,又明炎帝母系及其地望所在。也证炎帝非神农氏,又证神农氏与少典、女登皆无涉。黄帝轩辕氏,《帝王世纪》云:“黄帝居轩辕之丘,因以为名,又以为号。”亦属可信。神农氏之名。稽无可考,故也不论。又证神农氏并非炎帝神农氏。夏商周三代,姓的社会职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,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。《通鉴外纪》说,"姓者,统其祖考之所出;氏者,别其子孙之所自分。"姓起源较早,形成后也较为稳定;氏起源较晚并不断发生变化。《国语·周语》载:"姓者,生也,以此为祖,令之相生,虽不及百世,而此姓不改。族者,属也,享其子孙共相连属,其旁支别属,则各自为氏。"总之,姓为氏之本,氏由姓所出。商周以前,姓用以区别婚姻,故有同姓、异姓、庶姓之说。氏用以区别贵贱,贵者有氏,而贫贱者有名无氏。氏同而姓不同,婚姻可通;同姓不可通婚。西汉时期,姓和氏的区别分野已经微乎其微。司马迁作《史记》时,干脆把姓氏混为一谈,成为不可分割的同一属姓了。所以,清初学者顾炎武在《田知录》中说:"姓氏之称,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,《本纪》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',于汉高祖则曰'姓刘氏',是也。"
    姓产生于原始氏族社会。若干民族组成一个原始部落,部落内各氏族又独立存在,同时,各氏族之间又有着密切婚姻联系,姓就作为识别和区分氏族特定标记符号应运而生。中国##早姓都带有"女"字,如姬、姜、妫、姒等,可以推断早在母系氏族时期,姓已经形成,是由母权制社会中妇女的地位所决定的,其作用就是便于通婚与鉴别子孙后代归属。同姓内部禁止婚配,异姓氏族之间可以通婚,子女归母亲一方,以母姓为姓。氏##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形成。黄帝时已有"胙土命氏"。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和阶级社会、##制度形成,出现了赏赐封赠土地以命氏习惯。继而,氏之源起,形成滥觞,出现以各种形式得氏的现象。至此,姓和民本意的属性分野,实质上已不太明显。姓氏的形成原由,主要有以下几类:1.以居住地名、方位、封国命氏。如赵、西门、郑、苏等。2.以古姓命氏、如任、风、子等。3.以先人名或字命氏。加皇甫、高、刁、公、施等。4.以兄弟行次顺序为氏。如伯、仲、叔、季等。5.以职官名称命氏。如史、仓、库、司徒、司寇、太史等。6.以职业技艺命氏。如巫、屠、优、卜等。7.以祖上谥号为氏。如戴、召等。8.古代少数民族与汉族大融合,借用汉字单字为氏。如拓跋氏改为元氏、叱卢氏改为祝、关尔佳氏改为关、钮祜禄氏改为钮等。9.因赐姓、避讳改姓氏。如李唐王朝赐给立有大功的大臣们以李姓、朱明王朝赐以朱姓;汉文帝名刘恒,凡恒性因避讳改为常氏。晋朝帝王祖上有司马师,天下师姓皆缺笔改为为帅氏。10.因逃避仇杀改姓。如端木子贡后代避仇改沐姓,牛娃避仇改牢姓等。姓氏起源形式很多,并且在不断发展,同姓异源,或异姓同源,等等,情况十分复杂。随着岁月流逝,不断出现新的姓氏。如给孩子取名时,取男女双方两个单音姓合成复姓,又为姓氏"家族"增添了新成员。

     姓氏有来源,用字有形意,因此一个姓名首要的是合字观象,也就是综合考虑,观全名之大象,其一,不管是几个字组成的一个姓名,其配合不能歪斜,要整体体现汉字方正的特点,不然对人生将有不正的引导意向,或命运坎坷,或不行正道,或道德缺失。如沙姓,取名沙杉、沙步等,其大象歪向右方,为不吉之象。其二,姓名的字组合不能散乱,一个名字中,如果结构组合太多,或者结构中出现分散的情况,均为散乱,凡散乱名字,引导意向通常为工作无序,不能聚财守财,来钱容易去钱快,办事颠倒成事难,经常陷入莫须有的是非之中,不能很好展示才华。其三,组合的名字不要有重压之象,凡重压名字,通常有志不得申,血脉留传不吉,我们知道民族英雄岳飞,其后代为了避祸,就改了姓,山在上,丘在下,这个姓大山居于丘上,重压之下,岳家后代不传,实在令人感叹。在取名字时,必须注意其整个名字不要有重压象形意特点。其四,姓名之中,以中间位置为中心,也是名字的心,##为关键,其于人就是人的心脏部位,##忌穿心,何为穿心,也就是有某字中部横直笔画与斜撇笔画指向中心部位,姓中如果有横直笔画,##一字就不能用左偏旁斜撇或也用横直笔画等,这种情况,其姓名者往往有心脑血管疾病、心神不宁,不能受人尊敬,做事难以把握重点,事业难以成功等。其五,姓名忌讳拖刀,所谓拖刀,就是在名字里有##一笔是捺笔画。姓名中一字方可,二字忌讳,如果加上本姓拖刀,则是大忌,后两字千万不可拖刀了,否则有横死信息。凡名字拖刀,通常性情暴戾,脾气古怪,有不上沙场就上刑场之说。其六,凡姓名要平稳,大象有一种稳健的感觉,如果上重下轻,头重脚轻,则不免虚浮之忌讳,名字有虚浮之象,其引导意则是为人轻浮,酒色风流,缺乏##支持,没有真本事。对于命运而言,常会四处漂泊。没有依靠,没有好成绩和人生成就。##,就是要注意名字尽可能避开披毛和悬针。我们知道,干支的披毛字有戊、戌、庚、辰等,如果八字披毛重,再名字多用披毛之字,其人常愚钝,无廉耻等,这种引导意向是很不吉利,再就是披毛八字,名字用悬针之字如干支甲、辛、午等,都有对生命的不利迹象,同样,悬针八字用披毛也是大忌。在姓名中大量的使用了悬针、披毛都是不吉利。

上一条:五格取名法——姓名吉祥数理组合
下一条:论姓名学象数五行运用
 
加盟合作
国际易学联合会 (7-17)
北京市易学网络链接 (11-1)
河北省易学网络链接 (11-1)
天津市易学网络链接 (11-1)
中华易学导师联盟协会 (12-16)
中国传承人文规划建造学会 (12-16)
职业易学家——社会公共查询平台 (7-23)
友情链接
联系我们
备案号:鲁ICP备2024080332号-1

鲁公网安备 3707810200018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