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###是: 免费发布信息 下载专区
 
您现在的位置:综合首页- 国学经典 - 道教文化 -
 
道家创始人--老子

道教文化  加入时间:2013/9/30 7:17:40     点击:2432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

 

   老聃姓李,名耳,字伯阳,谥曰聃。楚国苦县(今河南鹿邑)人,生活时代在春秋后期,与孔丘同时而略早,曾任周王室的柱下史,掌管王室图籍。孔子到周,曾向他问礼。老子见周衰,即离去,莫知其所终。一说老子即太史儋,又一说老子即老莱子。 司马迁《史记·老子韩非子列传》是关于老子身世####和详尽的资料,但是也仅有几百字,而且老子的姓名、年龄不定,生卒年月无存。《老子韩非子列传》说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,姓李名耳字聃,做过周守藏室之史。周王室衰败时,老子辞官西出函谷关入秦,为关令尹喜所留,著《老子》五千言,随后便“莫知其所终”。又说楚国人老莱子也著书十五篇,属于道家思想体系,疑老莱子即老子。又说周太史儋见过秦献公,疑太史儋也可能是老子。  关于老子的年龄,记载了两种说法,一说为百六十岁,一说为二百余岁。又据《老子韩非子列传》所载老子世系,其子名宗,为魏将,封于段干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和《战国策·魏策》均载,前273年,魏将宗被秦将白起战败,魏使宗献南阳地求和。孔子曾向老子求教,孔子生年为前551年,老子当不会晚于孔子,假使前273年为白起战败的宗为30岁,则老子在世的时间也当为两百多岁。由于老子太极图和绵阳出土西汉木胎漆盘纹饰的破译,老子的姓名当能确定下来。老子太极图为道家作品,其产生和存在的年代至少在汉文帝十三年前。因此它用两个耳形构图绝不会是受到司马迁《史记·老子韩非子列传》的影响,相反,它应该是反映了历史的真实即老子名李耳、字聃,同时司马迁《史记·老子韩非子列传》说老子名李耳、字聃的记载得以佐证。西汉前期,统治者采用道家黄老学说治国,所以老子太极图流行于西汉前期特别是江淮流域(即楚文化圈)。根据绵阳出土西汉木胎漆盘及西汉前期老子太极图的流行可以判断,保存着上古易学原貌的道家易学学术体系在西汉前期并没有失传。司马迁所作《史记》对儒家易学的传承授受关系有详细的记载,但是于道家易学则无只言片语。先秦时儒、墨、道三家并为显学,但《史记》有《孔子世家》、《仲尼弟子列传》、《儒林列传》三卷详述儒家人物和事象,而于道家则仅有《老子韩非子列传》记老子五、六百言,记庄子三、四百言,于墨家仅在《自序》中提及。仅此两事,可知董仲舒、汉武帝搞的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非常成功,董仲舒在《举贤良对策》中的建言“诸不在六艺之科,孔子之术者,皆绝其道,勿使并进”得到了##的贯彻,所谓司马迁的《史记》其实是汉武帝视野中的《史记》。在董仲舒、汉武帝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之前,有秦始皇的“焚书坑儒”;在汉武帝任上,司马迁由于为李陵辩护而致宫刑加身。遭受阉割的不仅仅是司马迁的身体,我们仰之弥高的伟大著作《史记》以及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的思想也必然遭受“阉割”。所以即使司马迁有比较详尽的关于道家和老子的材料,对老子的身世有很具体的了解和记载恐怕也得遭受“阉割”。《史记》中老子的姓名、年龄都弄得模棱两可,恐怕并不是司马迁的本意。

 
出生
   相传他母亲怀了九九八十一年身孕,从腋下将他产出,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白胡子,所以被称为老子;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,曾在周国都洛邑(今河南洛阳)任藏室史(相当于##图书馆馆长)。他博学多才,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老子问礼。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,在函谷关(位于今河南灵宝)写成了五千言的《道德经》(又称《道德真经》,或直称《老子》、或《老子五千文》。在道教中,老子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。相传老子在此点化了函谷关总兵伊喜。后一路西行至盩厔(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),观此处依山傍水(终南山田峪河)、峰峦起伏,遂在此驻足,并结草为楼修行说经。沿传至今世称楼观台。为##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##AAAA级旅游景区,内存历代文人骚客墨迹碑石三百余座。史称道教发源地。老子羽化后葬于距此八公里的西楼观,现存老子墓。 
  《道德经》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,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,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“中国哲学之父”。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,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。道教出现后,老子被尊为“太上老君”;从《列仙传》开始,老子就被尊为神仙。《道德经》的国外版本有一千多种,是被翻译语言##多的中国书籍。老子的思想主张是"无为",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“邻国相望,鸡犬之声相闻,民至老死不相往来”。《老子》以“道”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,“道”为客观自然规律,同时又具有“独立不改,周行而不殆”的永恒意义。《老子》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,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

 

,“反者道之动”,并能由对立而转化,“正复为奇,反复为妖”,“祸兮福之所倚,福兮祸之所伏”。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“有”与“无”之统一,“有、无相生”,而“无”为基础,“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”。“天之道,损有余而补不足,人之道则不然,损不足以奉有馀”;“民之饥,以其上食税之多”;“民之轻死,以其上求生之厚”;“民不畏死,奈何以死惧之?”。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,其内容主要见《老子》这本书。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,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,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老子在函谷关前著有五千言的《老子》一书,又名《道德经》或《道德真经》。《道德经》、《易经》和《论语》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##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。《道德经》老子道德经分为上下两册,上下共五千字左右。

 

上一条:水的道性探寻
下一条:鸿钧老祖
 
加盟合作
国际易学联合会 (7-17)
北京市易学网络链接 (11-1)
河北省易学网络链接 (11-1)
天津市易学网络链接 (11-1)
中华易学导师联盟协会 (12-16)
中国传承人文规划建造学会 (12-16)
职业易学家——社会公共查询平台 (7-23)
友情链接
联系我们
备案号:鲁ICP备2024080332号-1

鲁公网安备 37078102000186号